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四川该如何啃下深度贫困“硬骨头”?近日,四川省深度贫困地区农业科技扶贫工作会在成都举行,川报记者就相关问题,与专家学者进行了对话。 对话嘉宾: 张琦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郭晓鸣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 郑长德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 蓝红星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 谈关注点 三个“冲突”三个“特殊” 记者:在推进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进程中,要着重关注哪些方面? 郭晓鸣:有三个“冲突”值得关注。一是集中向贫困户配置资源的方式与深度贫困地区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基本特征相冲突,二是产业扶贫中普遍的规模化取向与深度贫困地区严重缺乏生产要素聚集能力的现实相冲突,三是偏重于改善贫困农户生活条件的政策安排与深度贫困地区急需完善小微型生产设施的现实需求相冲突。因此,必须在准确把握深度贫困地区资源禀赋条件和现实挑战的基础上,设计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能满足其贫困人口现实需求的帮扶对策。 张琦:三个“冲突”外,还需要关注三个“特殊”。首先,深度贫困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历史文化特殊,容易导致脱贫动力不足、参与性不强等问题;其次是自然条件特殊,这使得扶贫工作需要投入更多资金和项目;最后是少数民族地区深度贫困村的组织管理方式特殊,或多或少给扶贫工作增加难度。 谈发力点 还是要在产业上做文章 记者:去年以来,四川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的意见》,制定了深贫地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在既有支持政策外,鏖战深贫接下来发力点在哪? 郑长德:还是要在产业上做文章,这是实现脱贫的根本。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依托的产业必须以市场化为导向,提倡产业应当交由产业主体做主而非政府做主;第二要解决选择什么产业的问题,需要改变一味追求规模化的思想观念,发挥地域比较优势,减少单纯的价格竞争;第三,是规模生产还是私人订制,我认为农产品的价格和收入是缺乏弹性的,深度贫困地区可以考虑私人订制,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 郭晓鸣:首先,要有针对性地提升与小规模农户经营配套的生产性基础设施条件,通过修建或完善生产便道、小型灌溉设施等提高产出水平;其次,选择培育脱贫带头人,充分发挥本土乡村精英的带动示范作用;最后,发挥深度贫困地区的互助传统,通过组建规范运行的农民合作社,建立规范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 谈综合帮扶 尽快整合成有战斗力的队伍 记者:最近,四川专门为凉山州脱贫攻坚制定了综合帮扶办法,提出了12个方面共34条举措,同时组建了综合帮扶工作队,可谓力度空前。在接下来综合帮扶凉山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蓝红星:这次组建的综合帮扶工作队涉及5700人,具体到凉山11个县,就是每个县500多人。这些帮扶队工作人员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部门,首要问题是需要尽快整合成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并与当地干部密切配合。此外,在原来已有驻村工作组基础上,综合帮扶工作队如何与其衔接,都是接下来帮扶凉山工作中需要重视的方面。 郭晓鸣:凉山彝区保留了非常好的邻里相助的传统,大量扶贫资源进入的同时,一定要保持这个传统。同时还要加强对贫困群众合作能力的培训,比如建立合作社,怎么建、怎么运行等,都需要基本的制度和框架。原有的互助合作水平很低,一旦发展壮大产业的时候就需要层次更高的机制,即便脱贫攻坚结束后,也能为当地贫困群众持续带来增收。(记者 侯冲) |